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1章:大开眼界的专家们(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作为感谢。

陆局长,以及一干专家骨干们,连夜鉴定,通宵达旦。

于次日上午,为默赫制作了一份专属谢礼。

上面不仅有每件文物的照片,以及入库编码。

而且还有背景资料,历史记载。

所有文献,统统由书法公认最好的陆局长,亲自书写。

用的是小楷,运笔圆润、字迹娟秀、字体挺拔、行文工整而流畅。

经过鉴定。

默赫此次总共捐赠了63件文物。

青铜器3件,玉器瓷器4件,鎏金器2件,古籍经书33册,余下小型摆件、玉器把件、古董字画共21件。

63件文物皆为真品,且大多保存良好。

“非常感谢默赫先生,慷慨相赠!您的大恩大德,我们铭记于心!永世难忘!”

默赫的慷慨大义,很快被沙城媒体知晓。

但考虑到种种因素,此事并没有大范围传播。

包括具体捐赠的清单,捐赠人的全名,文物局也对外保密。

只公布了一些,可以公布的文物捐赠。

诸如,那位先生姓墨,墨水的墨。

他所捐赠的“经书古籍”,“唐代鎏金阿弥陀佛造像”,“战国青铜铭文剑”,“商代扁足青铜鼎”……

经鉴定,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院方的保密行为,也是默赫要求的。

毕竟这些文物,都是通过黑金交易而来。不能大张旗鼓的曝光。

要不然,乌克兰那批线人,一旦被抓。

牵连什么的倒还另说,他们也影响不了默赫。

主要是留存下来的其他文物,以后就不好弄了。

即便某人已经如此低调。

然而,默赫的慷慨大义,还是被媒体们疯狂报道。

从沙城到湖蓝省,再到周边省份,乃至全国各地。

最后连央视,都被惊动到了。

他们急忙派人联系当地,想取得对墨先生的采访。

奈何默赫本人,并不贪图这种出名的机会。

哪怕有本地的收藏爱好家,在得知此事后,感动不已。

直接想把他珍藏已久的“顾景舟紫砂壶”、“张大千荷花图”,赠送给那位墨先生。

以感谢他的仗义之举。

默赫听闻之后,也只是笑了一笑,表示众人的心意他领了。

其实,有一点他没有明说的是。

溥仪最爱的那些古董珠宝,能够交易流通的部分……

如今正躺在沙特利雅得的小金库里……

诸如,那一颗“天然夜明珠”,皇帝太后必备之物。

比鸡蛋略小,比鸽蛋大了几圈。

慈禧太后的那颗,据说在当时就价值白银1800万两。

如今估值8.1亿元,但却不知所踪。

溥仪的这颗夜明珠,规模虽然达不到8亿。

但3.5亿估值,还是可以达到的。

……………………

正当央视媒体、地方媒体,都在讨论这位墨先生,到底是谁的时候。

沙城,国防科技大学。

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平稳驶入大学门前的车道。

然后沿着大门,驶入校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