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02章 激烈竞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就在外面紧张忙碌之时, 射技场上年轻军官们继续激烈竞赛,全然不知刚才险些改变自己命运的对话已经结束。

弘略待一切安定再次凑近耳语般提出秘法典籍的存在,试图游说天子采纳传说级养生之道.

看着眼前这位一本正经推荐奇怪东西的叔叔级别人士,皇帝心里充满问号的同时,仍然礼貌收下。

翻阅过程中发现内容惊人, 虽然是古文献形式呈现但是主题非常大胆。

经过一轮思想斗争后决定私下详审并给予科学评价结论再公布。

讨论最后回归家庭责任层面:\比起痴迷炼丹修道,其实专注于后代繁衍对于国家更为实际。设立专门管理部门协助管理内部事务也是一个明智之举。””

听着听着眼角都快要翘起来,仿佛看见什么绝世秘笈一般兴奋不已:\比如谁谁谁这样的特征就很容易怀胎男丁...\

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想到某个小妾温柔婉约的形象,对比之下果然差距甚大啊。

为了避免被扣帽子成昏君形象, 他又及时提醒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若是沉迷美色荒废政务,恐怕会落得夏桀商纣一样的评价哦。”

对方显然陷入疑惑之中:\为什么陛下会担心这样的类比呢?\

接下来就是关于西周时期一位君主因为美人失国的故事...

幽王宠信褒姒导致政坛危机重重。根据史料记载,王室继承规则从'孟仲叔季'演变而来的原因主要是适应日益增长的家族体系需要明确长子优先权的确立标准-也就是正式宣布

他随后说道:“齐公有一位妹妹,名叫瑶嬴,嫁给了一位称为酆王的人。他的封地就在现今咸阳附近,《秦记》中记载,酆王是戎人的君主,但依臣下查证,沣镐一带乃周朝重地,怎可能容忍戎人称王?”

“所以臣以为,酆王就是伯服!”

“伯服?”承苏稍作沉思后问道,“难道是褒姒所生的儿子?”

“没错!”昊公子点头道,“据臣推算,褒姒实为周幽王正妻,在申后之先便嫁给幽王,伯服出生也在平王之前,并被立为酆王,即储君。”

“公叔是否认错了?”承苏摇摇头反驳道,“褒姒姓姒,属禹王后代,虽是褒国公主,但当时的褒国诸侯不过是位大夫而已,其女儿怎么可能成为幽王的正妻呢?何况周幽王时期并无一王立两太子的前例,我揣测酆王也许是在犬戎占据沣镐之后自封为王吧!”

“非也非也……”昊公子连忙摆手说,“秦人与戎人血仇深重,绝不会与其和亲。”

“瑶嬴所嫁酆王,实为伯服,唯有如此,才能符合先祖在石鼓文上刻下的记录。”

这让我想起后来历史中的某个王朝……承苏点点头,毕竟如今秦国的地盘历经数百年才从戎人手中一点点夺回,每一块土地都浸染着秦人的鲜血!

当然更多的是戎人的尸骸……

因此,他对昊公子所说更认同,认为瑶嬴可能是伯服的妻子而非与戎人和亲。

“至于陛下质疑的褒国公主如何能成为幽王正妻,这是因为周宣王末年多次战败,尤其是千亩之战惨败归国,最精锐的西六师覆没,失去震慑天下的军队后,周天子地位自然下滑,联姻的皇后家族从原先的姜姓转变为姒姓。”

“后续由于犬戎侵扰不断,于是幽王和申国联姻,将申国公主立为王后以获取军事支援。”

昊公子说到联姻的时候特别加重了读音,似乎是有意提醒承苏些什么。

承苏只是笑着不言语,他十分明白对方的意思,不过他有他自己考虑的问题。

作为开国始皇帝的长子且已继承二世帝位,只要不妨害宗室利益,便能天然获得他们的支持。

他的母系为楚国公主,这一点使他很容易得到楚系势力的支持,毕竟两国联姻已经持续几百年了,不少楚人贵族帮助秦国吞并自己本国的事例屡见不鲜。

在后宫之中,他独宠丽姬并且厚赐她父亲兄长爵位,不只是贪恋欢愉,那绵软丰腴、紧致可人的身躯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借此借助田氏家族在齐地的声望,从而稳定数量庞大的齐地郡县。

至少将来田儋发动叛乱时,当地的田氏可以多加观望或听从承苏的诏令联合朝廷共同镇压反贼!

这当然是他之前的设想,因为要整治豪强还需强大的军力以及严苛的执法者二者缺一不可。

现在严厉的官吏已经就绪,田儋也不会闹出什么大事来了!

在承苏的设想里,隐藏于民间的七股势力中最强盛的秦、楚、齐三国会聚集在他麾下。

而韩、赵、魏、燕……

三晋离秦最近又民多地方狭窄,只需要把他们移居边界给予百亩之地免除税负役劳,民众有生路自然就不会对抗朝廷了。

至于燕国吗,不是他看不起它,确实战国七雄中燕国就是来凑数的。

完全不用理会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