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3章 改良印刷(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翰林院的同僚们得知此事后,反应不一。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的老翰林,听闻王柏竟然摒弃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去印这些 “不入流” 的实用书籍,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他们认为这是对文化的亵渎,是舍本逐末之举,纷纷上书弹劾王柏,要求皇帝严惩这个 “离经叛道” 之人。

而年轻一些的学子们,却对王柏的做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私下里传阅着这些书籍,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这些书籍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知识之窗,让他们看到了学问除了吟诗作赋、钻研古籍之外,还有如此贴近生活、实用有趣的一面。他们纷纷找到王柏,向他请教书中的问题,表达对他的钦佩与支持。

在朝堂之上,消息也不胫而走。皇帝听闻王柏改良印刷术,印出实用书籍,心中颇为好奇。他深知,大乾朝若要繁荣昌盛,文化的普及与实用知识的传播至关重要。但他也不得不考虑朝堂各方势力的平衡,以及传统文人的舆论压力。于是,他决定先暗中观察,看看王柏此举究竟能为大乾朝带来多大的改变。

严嵩一党则嗅到了机会,他们企图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打压王柏。一方面,他们在朝堂上附和老翰林们的弹劾,夸大其词,称王柏此举扰乱了文坛秩序,动摇了国本;另一方面,他们暗中派人散布谣言,诋毁王柏的声誉,试图让百姓对他产生误解,孤立他。

面对这重重困难,王柏没有丝毫退缩。他想起自己初到大乾朝时的誓言,想起那些在田间辛勤劳作、渴望知识的百姓,想起那些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学子,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的不仅仅是一项印刷技术,更是打破知识垄断、推动文化进步的利器。

于是,王柏决定主动出击。他带着自己印出的书籍,进宫面圣,向皇帝详细阐述改良印刷术的初衷、过程与意义,以及这些实用书籍对大乾朝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他言辞恳切,逻辑严密,用事实说话,让皇帝对他的做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也在京城的街巷、书院等地举办小型的读书分享会,邀请百姓、学子们前来参加,亲自讲解书中的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书籍的价值。

在一场读书分享会上,王柏站在人群中央,手中捧着一本农业书籍,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各位乡亲、学子们,大家看看这本书,这里面的知识都是咱们平日里种地、过日子用得上的。就拿这施肥来说,以前咱们可能都是凭经验,有时候多了浪费,少了又没效果。这本书告诉咱们,不同的庄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多少肥料,怎么施,一目了然。学会了这些,咱们的收成就能提高,日子也能越过越好啊!” 台下的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有人提问,王柏都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随着王柏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喜爱上这些实用书籍。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站出来,支持王柏的做法,为他发声。就连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老翰林,在看到这些书籍确实给百姓带来了实惠,给学子们拓宽了视野后,也逐渐改变了态度。

而王柏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改良印刷术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改变大乾朝的文化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继续埋头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优化印刷技术,扩大书籍的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些实用知识,让大乾朝在知识的滋养下,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