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3章 交趾太上皇(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这回,赵辉联合了黄福、杨时溪、何忠、郑和、兴安伯徐亨一同上奏。

主要说明了两件事,一是黎利在各地的残军还有几万人,还占据着红河与白藤江之间大小七八座城池,再说黎利生死不明,远不是撤军的时候。

二是交趾百姓怀念陈朝,为了安抚黎民,迅速稳定局势,还是建议立个陈朝后裔为王比较好。

当然,明朝立的安南王,当然跟黎利拥立的安南国王大不相同,一个是等同藩王,一个是外藩君主,权力与地位天差地别。

京师,御前会议已经吵翻天了。

杨士奇、夏元吉认为,先前因找不到陈朝后裔,所以明朝才把交趾郡县化的,这是太宗皇帝吞并安南的法理,至少是冠冕堂皇的。

现在,如果还要封一个安南王的话,从法理来讲,应该把安南还给陈朝后裔。

所以,这安南王绝对不可以立,立了难免有遗老遗少心怀不满,所以,立还不如不立。

杨荣、金幼孜等人则认为,交趾已入华夏二十余年,今虽找到了真正的“陈朝后裔”,那也不可能再裂土分藩了,杨荣说“岂有分夏土于化外、弃礼义绝中国之理”?

朱瞻基在王通、柳升接连战败之后,确实动过封陈朝后裔为王的念头,但那也只是在连续战败后强行挽尊的行为——意思就是告诉世人:啊,我不是打不过你,只是我爷爷当初说过要立陈朝后裔的,现在既然找到了,那就封王吧!

如果能用拳头让敌人屈服,何必再议和呢?

朱瞻基最后拍板,同意封王!

然后新的议题又冒出来了,既然封陈朝后裔为王,那王府要不要有护卫?一般藩王是三护卫,要不要给陈王护卫?

还有就是既然分封了,那陈王新立,局势不稳,是不是得有人充当总督,既管军又管民?

众人又纷纷想到了赵辉,这家伙打仗是把好手,当初镇守乂安府,也干得有声有色,很能威服四夷,如果要设立安南总督,那非赵辉莫属啊!

杨士奇不同意,说道:“朝堂诸君忘记吴权故事乎?”

五代十国时,交趾由静海军节度使管理,后来渐渐生出分离之心,经过内战后,吴权成功夺取静海军权力,自立为王,废除静海军节度使之职,被视为安南分离之始祖。

言下之意是,如果设立安南总督这样统管军民的封疆大吏,很难保证交趾不会再次分离。

金幼孜道:“此言差矣,总督乃是流官,由中枢委派,三年或最多四五年一换。况且朝廷还可以轮流调发士卒前往交趾更戍,戍卒心向中国,这样一来,如何会有自立之心?”

夏元吉嗤笑道:“荒谬,谁不知番上班军之辛苦,你还要士卒去交趾上番?派十万人去,中途不得逃走九万九千?”

大家纷纷憋着笑,明军中最苦的就是班军,真要派两广甚至湖广、福建、云南的士卒去交趾上班的话,逃亡率真的会相当的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