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7章 百鸟朝凤笛?心旷神怡?醉卧红尘不在酒137(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的哲学思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其中,“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一理念,不仅是儒家学派对个人修养与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更是指导人们如何在复杂社会中寻求自由与和谐共存的智慧结晶。

一、“矩”的界定:边界与自由

1. 字面与实际内涵

- 字面意思:简言之,“矩”即规矩、界限或红线,它定义了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

- 实际内涵:

- 社会层面:法律是最基本的“矩”,规定了行为的最低标准,如不杀人放火,尊重他人财产权等。

- 人际层面:涉及他人的权利和感受,比如诚信守约,不随意侵犯他人的权益,不借钱不还。

- 自然层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矩”,如健康作息、合理饮食,因为违背这些规律会损害自身健康。

2. “矩”的直白拆解:“你爽的时候别让别人不爽,也别让自己事后倒霉。”这句话虽然直白,却精准地捕捉了“矩”的核心精神——在追求个人自由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的规范,以及长远的个人利益。

二、“不逾矩”与“从心所欲”的辩证关系

1. 高手境界:

- 普通人:往往在欲望与规则之间挣扎,压抑自己以遵守规则,生活得较为憋屈。

- 圣人:则将规则内化于心,欲望与规矩达到和谐统一,所欲之事自然合乎规则。例如,通过长期自律,早起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不再需要刻意压抑欲望。

2. 关键理解:“不逾矩”并非简单的忍耐或克制,而是通过修炼,使自己的欲望变得健康、合理,与规则自然契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