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雾还未散尽,秦陌川已经将猎刀磨得雪亮。久未使用的牛角弓上了新弦,箭囊里二十支羽箭排列整齐。他站在院中试了试手感,弓弦震颤的嗡鸣声惊醒了早起的岳儿。
\爹爹!\小家伙连外衣都没穿好就冲出来,眼睛黏在那张弓上移不开,\您要上山?\
秦陌川点头,顺手将儿子的衣领理正:\去碰碰运气。\他顿了顿,\想跟吗?\
岳儿的眼睛瞬间亮如晨星,小脑袋点得快要掉下来。这番动静吵醒了西屋的儿,她揉着眼睛出现在门口:\我也想去...\
这倒让秦陌川有些意外。安儿向来喜静不喜动,平日最爱跟着柳如烟学绣花酿酒。但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他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
\去换厚底鞋。\他轻拍宁儿的发顶,\山里有露水。\
正当父女几人准备出发时,院门被拍得砰砰响。隔壁的大宝、小宝带着五六个半大小子挤在门口,个个背着自制的小弓箭。
\秦叔!带我们一起去吧!\大宝十二岁,是孩子的头儿,\我爹说您当年是山里最好的猎手!\
秦陌川嘴角微扬。这些孩子中有几个已经跟着父辈学过些皮毛,是该正经教他们些本事了。他转身从墙上取下备用弓箭:\跟紧了,掉队可不等。\
柳如烟闻声出来,将刚烙好的葱油饼塞进每个人的行囊:\平安回来。\她轻轻捏了捏丈夫的手,指尖微凉。
山路蜿蜒向上,晨露打湿了孩子们的裤脚。秦陌川走在最前,不时停下指点:\看这蹄印,是獐子,前深后浅说明在奔跑。\他拨开一丛灌木,\这边的断枝是新痕,不超过两个时辰。\
宁儿认真地在随身小本上画下这些痕迹,岳儿则学父亲的样子俯身嗅泥土的气息。走到半山腰的平地时,秦陌川突然抬手示意停下。
\大宝,你说现在该往哪走?\
被点名的大宝涨红了脸,左右张望了一会儿,指着东面的松林:\那、那边?\
\为什么?\
\因为...\大宝挠挠头,\那边树多,猎物多?\
秦陌川不置可否,看向其他孩子。小宝怯生生地指向西面的溪谷:\有水的地方动物多...\
\都不错。\秦陌川终于开口,\但最重要的是风。\他抓起一把枯叶撒向空中,叶片纷纷往南飘去,\永远要逆风而行,否则猎物老远就能闻到你们的气味。\
孩子们恍然大悟,的胖小子甚至掏出小本子记下。秦陌川继续示范如何用树枝和藤蔓制作简易陷阱,如何辨别可食用的野果。宁儿虽然对狩猎兴趣不大,但把这些知识当作山林笔记记得津津有味。
\现在分开练习。\秦陌川将孩子们分成三组,\两刻钟后带回猎物,最差的那组负责收拾大家猎到的动物。\
孩子们欢呼着散开。岳儿和小宝一组,两个小子像模像样地猫着腰往东面摸去。秦陌川悄悄跟在后面,看着儿子现学现用——小家伙折了根树枝插在土里测风向,动作稚嫩却认真。
突然,一团灰影从草丛中窜出。\兔子!\岳儿惊呼,下意识拉弓就射。箭偏得老远,受惊的野兔朝山坡下狂奔。两个孩子想都没想就追了上去。
\慢着!\秦陌川的警告来得太迟。岳儿已经冲下一段陡坡,眼看就要抓住那团灰毛——却猛地刹住脚步。
前方十步开外,一头成年野猪正哼哧着翻找树根。阳光下,那对獠牙白得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