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新的案件260(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03:15 临江港务局旧档案室

霉斑在铁皮柜上爬出蜿蜒的脉络,老杨用袖口抹开玻璃板上的浮灰。泛黄的港区布局图上,1998年标注的“临时防汛物资区”被红笔圈出,与现在海鲜市场冷库的坐标完全重合。

“这抽屉卡死了。”小吴咬着笔帽,试图用发卡撬开生锈的锁眼。柜角突然掉落半张值班表,1995年7月14日夜班签名栏里,“陈国华”三个字的捺笔尖锐如刀锋——与潜艇采购单上的签名截然不同。

隔壁传来拖把划地的声响,老杨迅速将图纸塞进档案袋。门卫老赵推着清洁车晃过门口,车斗里的报纸盖着半截锈蚀的船用铜钟,钟面裂痕与“临江七号”航海日志里记载的撞击痕迹分毫不差。

07:30 渔村码头早市

咸腥的海风裹着柴油味,小林蹲在装满带鱼的塑料筐旁,手套沾满银亮的鱼鳞。“大姐,这鱼眼发浑的别是冻过两茬吧?”他翻动着鱼鳃,指尖突然触到硬物——某条带鱼腹腔里塞着团防水胶布。

摊主抄起铁钩砸向案板:“不买别捣乱!”

铁钩擦过小林耳际的瞬间,防水布从鱼腹滑落,露出半截蓝色玻璃管。管壁的刻度标识被腐蚀得模糊不清,但管底沉淀的荧光粉末在晨光中泛着诡谲的淡青色。

二十米外的茶摊上,穿胶皮围裙的男人猛地起身,手机镜头对准小林。老杨从海鲜粥的热气里抬头,瞥见那人手机壳上的鳄鱼浮雕——与陈掌柜书房镇纸的纹样如出一辙。

10:45 市环境监测站

中央空调的嗡鸣盖不住离心机的震动,小吴将蓝色玻璃管放入光谱仪:“铯-137含量超标三百倍,这足够立案危害公共安全罪了。”

技术员推了推眼镜:“但半衰期数据不对,这批放射源至少被二次封装过……”他忽然噤声,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峰,“等等!这些衰减曲线和去年查获的医疗废料完全不同!”

老张凑近观察窗,忽然指向隔离箱里的残渣:“那些黑色颗粒是不是燃料棒涂层?”他掏出证物袋里的桥墩锈片对比,“颜色质感和跨海大桥金属腐蚀物完全一致!”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保洁员低头推着垃圾车经过。小吴瞥见车筐里露出半张被撕碎的检测报告,残存的水印正是海事局的公章编号。

13:20 城中村棋牌室

电风扇搅动着烟味和汗酸味,老杨摸出张幺鸡拍在桌上:“杠!”麻将牌背面沾染的污渍在紫外线灯下显出荧光指印——与诊所药柜上的痕迹完全吻合。

对家秃顶男人甩出张二筒:“杨老板手气旺啊!”袖口扬起时露出腕部的鳄鱼纹身,鳞片走向与冷库货箱封条上的暗记惊人相似。

后厨忽然传来碗碟碎裂声,穿花衬衫的混混闪进小巷。老杨假借吐痰跟到后门,发现阴沟里扔着撕碎的送货单,残存的“周三17:00”字样被鱼油浸透——正是诊所神秘订单的交接时间。

16:00 临江七号船员旧宅

褪色的春联在风里哗啦作响,小林用开锁工具顶住生锈的门栓。堂屋神龛上供着的船模少了半截桅杆,断裂处露出铜制内芯——与冷库发现的鱼雷形铜罐材质相同。

“抽屉有夹层!”老张用镊子挑开糊墙报的《临江日报》,1998年台风报道的剪报下压着张合影:陈掌柜与三名穿海军制服的人站在潜艇舱门前,其中一人腕表反射的光斑里,隐约可见“tb-37”的钢印编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