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章:纹身之谜(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连绵的秋雨浸透了省档案馆的石阶,江凤踩着湿滑的青砖拾级而上。她的法官制服被雨水打湿了肩线,发梢凝着细小的水珠,但握着档案调阅单的手指依然沉稳有力。

"外事往来档案在B区23架。"管理员推来一架吱呀作响的梯子,"79年到83年的材料刚解密。"

尘封的牛皮纸袋被解开时,扬起一片细小的尘埃。江凤戴上白手套,指尖掠过泛黄的外事接待记录,突然在某一页停住——

1979年11月5日,接待阿尔卑斯地质学会代表团。领队:Dr. Hans Müller(附:成员左臂均佩戴三眼徽章)"

照片上的德国学者们站在水泥厂门口,最右侧的年轻人虽然只露出侧脸,但那道断眉的轮廓与李长河如出一辙。江凤的呼吸骤然急促,她翻到背面,发现备注栏里潦草地写着:**"李代团长翻译"**。

"找到了......"她喃喃自语。原来所谓"李长河",不过是汉斯·穆勒在中国的一副面具。

……

黄土高原的狂风卷着砂砾,抽打在韩东来的防风镜上。他蹲在干涸的河床边,手指插入龟裂的土层,指缝间漏下的沙土呈现出不正常的灰绿色。

"铅锌矿尾砂。"随行的环保局技术员抓了把土装袋,"这片的玉米去年含铅量超标四十倍。"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十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围在路春花身边,看她演示怎么栽种抗污苜蓿。那些嫩绿的幼苗被小心地放进树坑里,浇灌的水里掺了微量血清——这是出发前春花抽血制备的最后一批增强剂。

"韩老师!"一个脸颊皴红的小女孩跑过来,举起笔记本,"我画了种苜蓿的步骤,您看对不对?"

韩东来接过本子,铅笔画的示意图虽然稚嫩,但每个步骤都准确无误。他正要夸奖,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马克发来的加密邮件:

"血清样本出现异常增殖!显微镜下可见蓝色结晶,与马淑芬当年描述的完全一致。速归!"

……

夜班快递员敲响实验室门时,马克正在观察培养皿里的奇异变化。那些接触过春花血清的苜蓿细胞,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包裹重金属颗粒,形成闪闪发亮的蓝色结晶体。

"到付件,北京来的。"快递员递过个巴掌大的包裹。

拆开层层气泡膜,里面是半张烧焦的名单纸,边缘还残留着银镯内芯特有的金属丝。马克用镊子小心展开,在紫外灯下显露出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日期:

"路春花 1985.6.1抗体效价★★★☆

周小凤(江凤)1985.9.3抗体效价★★☆

......"

最后一行被烧得只剩半个姓氏:"马淑芬 1979.10.▲▲抗体效价★★★★★"

马克的手开始发抖。这不是什么治疗记录,而是一份持续四十年的抗体追踪名单!

……

省城某五星级酒店的套房里,卡尔顿的弟弟——诺瓦克斯现任CEO弗里茨正用德语通电话:"样本今晚就能送到昆明,从那里转运缅甸。"

他面前的手术箱里,三支标着"LXH"的试管泛着幽蓝的光。窗外霓虹灯照在他卷起的袖口上,那个三眼纹身比李长河的更加精细,瞳孔部分甚至镶嵌着微型芯片。

"放心,中国警方还在查银镯的事。"他冷笑着切换成中文,"他们绝对想不到,真正的抗体库早就被我们......"

房门突然被撞开。弗里茨猛地合上箱子,却见闯入者并非警察,而是个戴鸭舌帽的亚裔男子。

"东西呢?"来人亮出手腕内侧的三眼纹身,瞳孔处缺了一角,"'教授'等不及了。"

……

韩东来在机场安检口被拦下了。

"抱歉,您的土壤样本需要开箱检查。"工作人员指着X光机屏幕,"里面检测到不明晶体。"

他刚想解释,突然注意到安检员耳麦里传来的德语指令。余光扫过监控室,一个戴三眼徽章的身影正对着对讲机说什么。

"当然可以检查。"韩东来故意提高音量,同时悄悄按下手机快捷拨号,"这是我们省委特批的......"

话音未落,航站楼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他抓起样本箱冲进人群,身后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德语咒骂。

暴雨夜的实验室里,路春花盯着DNA比对报告,手中的咖啡杯"啪"地掉在地上。

"这不可能......"

马克默默递过另一份文件:"马淑芬的基因样本显示,她是你生物学上的姑姑。"

屏幕上,三条基因链以相同的频率闪烁着——春花、马淑芬、江凤。那个被烧焦的名单上缺失的关联,此刻终于完整。

窗外雷声轰鸣,闪电照亮了墙上那张1979年的老照片:年轻的马淑芬抱着两个女婴站在卫生院门口,她们手腕上各戴着一只银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