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卷八:蓝星星际港第189集:星际港雏形初现(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在蓝星文明全力推进资源回收再利用,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蓬勃开展之际,星际港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在林晓、李阳等科研人员和众多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星际港终于雏形初现。

蓝星的太空区域,巨大的星际港框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它宛如一座正在崛起的太空堡垒,承载着蓝星文明迈向星际的希望。

主体框架搭建完成,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其结构采用了林晓团队研发的轻质且高强度的纳米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抵御太空环境中的微流星体撞击和辐射,还大大减轻了整体重量,为后续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便利。

能源供应系统作为星际港的核心部分之一,也安装调试完毕。

钱浩团队的努力成果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采用的新型太阳能收集和转化装置,结合智能追踪系统,如同张开了无数双敏锐的“眼睛”,时刻紧紧追随太阳的光芒,最大限度地收集太阳能,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

同时,研发的高效能量存储和转换设备,以及集成的核聚变反应堆,为星际港提供了稳定而强大的能源支持,确保各项设施能够正常运转。

在调试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能量传输损耗和设备兼容性等问题,但团队成员们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逐一攻克了这些难题。

通讯系统同样至关重要,它是星际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神经中枢”。

技术人员们运用先进的量子通讯技术和卫星网络,构建起了一个高效、稳定的通讯网络。

无论是与蓝星本土的信息交互,还是未来与其他星际设施的沟通,都能够实现即时、准确的信息传递。

在测试通讯系统时,科研人员模拟了各种复杂的太空环境,确保其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看着逐渐成型的星际港,蓝星上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振奋。

林晓和李阳带领着科研团队,对星际港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检测。

他们身着特制的太空服,穿梭在各个区域,仔细检查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线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

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到能源供应的持续性,从通讯系统的信号强度到各种功能模块的运行状况,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

经过反复检测和调试,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标准,这让所有人都对星际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赵阳在资源调配中心,统筹协调着后续建设所需的物资。

他根据建设进度和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资源的运输和分配,确保每一个建设环节都不会因为物资短缺而延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