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四年的春天,杭州城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施世伦站在绸缎庄的大厅里,望着满地的血迹和七具排列整齐的尸体,眉头紧锁。
\大人,已经查验完毕。\仵作擦了擦额头的汗,\庄主赵德全一家五口,外加两名伙计,都是被一剑封喉,干净利落。\
施世伦蹲下身,仔细查看赵德全脖颈上的伤口:\剑锋极薄,入喉三分,不偏不倚。凶手是个用剑高手。\他翻开死者的衣领,突然目光一凝——在死者锁骨处,有一个小小的\七星伴月\图案,像是被烙铁烫上去的。
\这是...\施世伦转头看向仵作,\其他死者可有此标记?\
仵作点头:\都有,位置相同。\
施世伦站起身,环视这座装饰华美的绸缎庄。这是杭州城最大的三家绸缎庄之一,赵德全更是城中数一数二的富商。谁会对他下此毒手?这\七星伴月\又代表什么?
\李捕头,\施世伦唤来随行的杭州捕头,\杭州最近可有类似案件?\
李捕头是个四十出头的老捕快,脸上带着风霜之色:\回大人,三个月前,城东茶商钱万贯一家六口被杀,也是这般一剑封喉。当时死者身上也有这个标记,只是知府大人下令压下了消息。\
\压下了消息?\施世伦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为何?\
李捕头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钱万贯是知府周大人的姻亲...\
施世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奉旨南下查案,本就听闻杭州知府周文焕官声不佳,现在看来,恐怕确有蹊跷。
\还有其他类似案件吗?\
\有。\李捕头声音更低了,\去年秋天,盐商孙大富在自家船上遇害,同样手法,同样标记。孙大富是...是布政使大人的表弟。\
施世伦眉头皱得更紧。受害者都是富商,且与官府中人有关联,案件又被刻意压下...这绝非普通仇杀那么简单。
\大人!\一个衙役匆匆跑来,\知府周大人到门口了!\
话音未落,一个身着四品官服的中年男子已大步走入。周文焕面白无须,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身后跟着十余名衙役。
\施大人!\周文焕拱手笑道,\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施世伦还礼:\周大人公务繁忙,本官奉旨查案,原不该打扰。\
周文焕看了看地上的尸体,叹了口气:\赵员外是本城良商,遭此横祸,实在令人痛心。施大人有何发现?\
施世伦不动声色:\初步看来,是江湖仇杀。凶手剑法高超,且留下'七星伴月'标记。周大人可知这标记有何含义?\
周文焕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恢复如常:\这个...下官孤陋寡闻,未曾听闻。不过杭州城内龙蛇混杂,有些江湖门派也是常事。\
施世伦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听闻三个月前,钱万贯一家也遭此毒手?\
周文焕脸色微变,随即叹道:\确有此事。钱员外是下官姻亲,遭此不幸,下官悲痛万分。只是为免引起城中恐慌,才未张扬。\
\原来如此。\施世伦淡淡道,\那盐商孙大富一案呢?\
周文焕额头微微见汗:\这...施大人初到杭州,竟已知道这么多?孙员外一案,下官确实不太清楚,那是按察使衙门经手的。\
施世伦不再追问,转而道:\本官初来乍到,还需周大人多多协助。这些案件恐怕有所关联,需并案调查。\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周文焕连连点头,\下官已在西湖边为大人准备了馆驿,不如先去安顿,再作详谈?\
施世伦婉拒:\多谢周大人美意,本官自有安排。此案重大,需立即着手调查\
周文焕见状,也不勉强,寒暄几句后便带人离去。临走时,施世伦注意到他向李捕头使了个眼色。
待周文焕走后,李捕头犹豫道:\大人,接下来...\
\李捕头在杭州任职多久了?\施世伦突然问道。
\回大人,二十三年了。\
\那想必对杭州城了如指掌。\施世伦意味深长地说,\本官需要一位熟悉本地情况的帮手,不知李捕头可愿效劳?\
李捕头沉默片刻,突然跪下:\大人明鉴!卑职虽在周大人手下当差,但更知忠义二字!这些案子确有蹊跷,卑职愿随大人查明真相!\
施世伦扶起他:\好!那先带本官去看看钱万贯和孙大富的案发地点。\
西湖畔,春雨如烟。施世伦换了一身便装,在李捕头引领下,来到钱万贯生前居住的宅院。这宅子临湖而建,如今大门紧闭,贴着官府的封条。
\钱家出事后,宅子就一直空着。\李捕头低声道,\据说夜里常有怪声,没人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