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六月,骄阳似火。黄天霸站在索府高大的门楼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身着藏青色劲装,腰间悬着一柄古朴的雁翎刀,刀鞘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黄捕头,您可算来了!\索府管家急匆匆迎上来,脸上的皱纹里夹着焦虑,\老爷这几日心神不宁,说是寿宴在即,恐有歹人作乱。\
黄天霸微微颔首,锐利的目光扫过索府门前熙攘的人群。索额图大人六十大寿在即,京城各路官员、商贾纷纷前来送礼,府门前车水马龙,确实容易鱼龙混杂。
\可有可疑之人?\黄天霸低声问道。
管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前日有个杂技班子求见,说是要为老爷寿宴献艺。班主自称窦飞虎,看着不像善类。老爷本不想见,但那班子在门外表演了一手'飞叉绝技',引得路人喝彩,老爷碍于情面,只得应允。\
黄天霸眉头一皱。窦飞虎?这名字好生耳熟。他忽然想起半月前在刑部看到的一份密报——江南有前明余孽活动,首领绰号\飞山虎\,擅使长枪,轻功了得。
\那班子现在何处?\
\暂住在西跨院。\管家答道,\老爷吩咐好生招待,毕竟寿宴上需要他们表演。\
黄天霸点点头:\带我去看看。\
穿过几重院落,空气中飘来阵阵桂花香。西跨院门前,几个身着彩衣的年轻人正在练习翻跟头,见有人来,立刻停下动作,警惕地望过来。
\这位是黄捕头,来查看寿宴准备的。\管家介绍道。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从屋内走出,约莫四十岁上下,浓眉大眼,右颊有一道寸许长的疤痕。他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在下窦飞虎,见过黄捕头。\
黄天霸仔细打量着对方。窦飞虎虎背熊腰,手掌宽厚,指节突出,显然是常年练武之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黑得发亮,深处似有火焰跳动。
\窦班主从何处来?\黄天霸不动声色地问。
\江南小地方,不值一提。\窦飞虎笑道,\听闻索大人大寿,特来献丑。我们班子虽小,但'蹬坛子'、'走绳索'、'喉顶枪尖'这些把式还算拿手。\
\喉顶枪尖?\黄天霸目光一凝,\那可是要命的绝活。\
窦飞虎哈哈大笑:\黄捕头见多识广!不错,这绝活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枪尖抵喉,全凭一口气撑着。我祖父曾在前明宫中表演过,崇祯皇帝亲赐'铁喉'二字。\
黄天霸心中一动。前明宫中?这窦飞虎故意提及前朝,是何用意?
\寿宴当日,索大人安全最为重要。\黄天霸直视窦飞虎双眼,\任何节目都需提前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窦飞虎坦然迎上黄天霸的目光:\黄捕头尽可放心。我们江湖艺人,最重'信义'二字。既然接了这活,必当全力以赴。\
离开西跨院后,黄天霸立刻吩咐手下:\盯紧这个窦飞虎,特别是他那些徒弟。另外,查查他的底细,越快越好。\
三日后,索额图六十大寿如期而至。索府张灯结彩,正厅高悬一幅丈余长的红色寿幔,上面绣着金线\寿\字,四角缀着流苏,富丽堂皇。
黄天霸身着官服,站在索额图身侧。他目光不断扫视厅内宾客,特别注意着即将表演的杂技班子的动向。
\诸位大人光临寒舍,老夫不胜荣幸。\索额图起身举杯,花白胡须微微颤动,\今日略备薄酒,还有江南来的杂技助兴,望诸位尽兴。\
酒过三巡,窦飞虎带着六名徒弟入场。他们身着红色短打,腰间系着黄色绸带,显得精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