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是查不到他的底细罢了,怎么又和天神扯上了关系?”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说着,曹操的眼神变得晦暗不明,说话的语气里满是杀气:
“不过,刘备也确实是因为他才壮大至此。”
“此人当真是天下诸侯共同大心腹大患。”
“如若此人,英年早逝了,那该多好。”
随着曹操的话音落下,戏志才和程昱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但他们都没有说话,这导致中军帐中安静了下来。
片刻后,曹操开口打破了沉默:
“好了,多想无益。”
“既然刘备已经握有三州之地,那我们也不能落后太多。”
“眼下,我们还是要快些将徐州收入囊中,尽快消化好。”
与此同时,远在冀州的袁绍对自己一直信奉的天下人才皆出世家的理论第一次产生了质疑。
为什么自己麾下这些世家出身的谋士,完全比不上郑铮这个白身泥腿子呢?
想当初那刘备要兵马没有兵马,要地盘没有地盘,要人才没有人才。
就靠着自己那两个兄弟,到处招摇撞骗,也不知道从哪里骗来了郑铮,让其在及短短几年之内便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了!
这让从出生以来便一直高高在上的袁绍如何能忍。
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也是起早贪黑,殚精竭虑。
麾下文武人数上不知比那刘备多了多少倍。
起点也比那刘备高出了天际。
怎么几年下来,人家都坐拥三州了,自己还只掌控着一州之地。
难道真的是我手下那些谋士,不如郑铮一人?
若真是如此,那岂不是说明我袁绍用人的眼光不如刘备!?
这怎么可能!
我袁本初的看人的眼光怎会比不上刘备那个编草鞋的!
定然是麾下那些家伙出工不出力。
看来,我要好好的鞭策他们一番。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袁绍麾下的谋士被袁绍鞭策的苦不堪言。
就在袁绍鞭策自己麾下谋士的时候,远在淮南的袁术,则是把关于郑铮的情报扔到了火盆之中。
看着那火盆中跳动的火光,袁术自言自语的嘀咕道:
“什么天纵奇才,什么天神使者。”
“他充其量不过是将刘备那个卖草鞋的带到太尉的位置上。”
“那位置,说破大天也就是个臣子。”
“等我将孙策手里的东西夺过来,我便是真命天子。”
“到时候,纵使那被夸赞为天纵奇才的郑铮,想要臣服于我,也要看朕的心情。”
说到这里,袁术的心情好了不少。
于是,他又开始谋划,要怎么从孙策的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与此同时,即将抵达长安的郑铮,也开始为刘备势力的下一步行动做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