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府书房内,刘备看着郑铮,情绪激动的义正言辞道:
“不行!绝对不行!”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此行的凶险,又为何要亲自前往!?”
看着情绪激动的刘备,郑铮的心中很是无奈。
就在刚才,跟刘备麾下的文武,说完远征寿春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回去做好准备之后,郑铮便对刘备说了此行寿春最大的危险。
刘备听闻之后,便坚决反对郑铮亲自率军前往寿春。
并提议派一名作战灵活的将领率军前往即可。
因为在刘备眼中,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其他所有的将领加在一起都没有郑铮一个人重要。
然而,郑铮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远征寿春,根本就不能指望那些诸侯玩命收拾袁术。
就像历史上,曹操在发兵讨伐袁术之前,就给各路诸侯都下诏了。
但最后真正出力的就只有曹操,和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屯兵小沛,兵不过万的刘备。
而眼下,真到开战的时候,真正动手的大概率也只有汉军自己。
他们甚至连曹操都指望不上。
袁术坐拥淮南,拥兵十七万,又据城而守。
若是汉军去的人少了,打不过袁术,那就会成为天下诸侯的笑话,然后天下依旧会出现很多的王和皇。
所以,至少要带着大几万的兵马前往寿春。
若是刘备派其他将带着大几万兵马前往寿春,那人大概率不是曹操麾下智囊团的对手。
那这大几万的人马,可就要折在外面了。
如今,刘备坐拥三州,总兵力也不过近二十五万而已。
突然间折个三分之一,那也是伤筋动骨。
而且,曹操以及袁绍这样的诸侯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痛打落水狗。
他们定然不会放过刘备伤筋动骨的机会,大概率会大举进攻。
到时候,如果形势不对,他和刘备就只能放弃关中,退守益州了。
那样的话,和历史上的蜀汉有什么区别?
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就都白费了。
郑铮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面色严肃,苦口婆心的对刘备说道:
“主公,我是最知道此战的风险的。”
“但我也是咱们这些人里,唯一有可能打赢这场仗的。”
“其他人去的话,那可真就折进去了。”
“但是......但是......\
刘备虽然心里清楚郑铮说的是对的,但他的心中又极其不愿意放郑铮前去冒险。
于是,他十分纠结的背着双手在书房中走来走去。
军师说他有可能打赢这一仗,但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
不行,我还是不能让军师冒险。
片刻之后,刘备停下了脚步,神情极其认真的对郑铮说道:
“军师,我还是不能让你去。”
“实在不行,这所谓的威望我统统不要了。”
“那些关东的诸侯,爱称王,爱称皇称皇,咱们都可以不管。”
“我只要军师安然无恙。”
“只要有军师在,我们扫平各路反贼!”
刘备极其认真的神色,配上这段话,让郑铮大为感动。
于是,他准备透露一些事情给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