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舒县境内,汉军已经在此处已经休整了两日。
这两日里,突围之时走散的汉军被逐渐收拢。
就连赵云和高顺二人,也已经回到阵中。
期间,高顺为郑铮讲述了陷阵营与虎豹骑之间的血战经过。
心中不由自主的捏了一把冷汗。
没想到曹操竟然将虎豹骑派了出去。
幸亏他安排的是全副武装的陷阵营去做拦截。
不然的话,没有人能拦住虎豹骑,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与此同时,郑铮派出的斥候回报,曹军也撤军了。
不过,曹军的行进方向却是朝着六安而去,与郑铮率领的汉军擦肩而过。
曹军撤的匆忙,又没安排斥候寻找的他们的痕迹,这很是反常。
这时,郑铮想起曹操有头风病,便不由的开始猜测:
恐怕是曹操本人出了问题……
难道是上一仗,曹军损失惨重,把曹操的头风病给打出来了?
这倒是个好机会啊……
曹操是曹军独一无二的主心骨,他若是倒下了,那曹军必然停滞不前。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啊!
一念至此,郑铮下令道:
“全军拔营,向着西北全速进军。”
与此同时,在舒县城内,跟汉军硬碰硬打了一仗,然后被打到自闭的刘勋这几天是提心吊胆的。
他最怕突出曹军重围的汉军,会在曹军撤离之后,回过头来再次讨伐自己。
然而,随着他得到消息,汉军撤离了龙舒,向着庐江西北安丰县那边去了。
距离舒县越来越远,而且根本就没有回头的意思。
刘勋这才相信,汉军根本就没打他的主意。
这时,刘勋找来刘晔,对其说道:
“悔不听子扬之言啊。”
只是,刘勋刚说完,便有军士来报:
“太守,那孙策领兵前来,如今已经兵临城下。”
刘勋闻言,顿时勃然大怒,心中怒骂道:
孙策小儿,竟然敢兵临城下,简直可恶至极。
想当年,你父亲孙坚见了我都敬我三分。
如今你竟然敢来打我,简直欺人太甚!
看我怎么收拾你!
一念至此,刘勋下令道:
“全军听令,随我迎战孙策。”
言罢,刘勋气势汹汹的朝着太守府外走去。
看着刘勋离开的背影,刘晔眼睛微眯,心中暗想:
庐江军刚吃大败,士气低迷,此时迎战孙策,获胜的几率渺茫。
更何况,那刘勋也并非明主。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自己也不能在这根废柴上吊死。
是时候为自己谋一个出路……
一念至此,刘晔开始分析天下各路诸侯,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明主。
如今天下,曹操、袁绍、刘备三人势力最盛。
曹操占据中原兖州、豫州、徐州三州之地。
袁绍坐拥冀州、青州,并且即将攻下幽州,一统河北。
而刘备也占据凉州、司隶、益州三州之地,但其掌控朝堂,掌握大义。
如此对比下来,那三家之中,刘备占据着优势。
更何况,他刘晔本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和刘备一样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后裔。
眼下刘备占据优势,那便是汉室占据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汉室后裔,哪里有为外人谋划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