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铮小儿,欺我太甚!”
“先是用比斗骗我等上当,让我军在伐袁之战中损失惨重。”
“庐江之战,又突袭与我,引得我头风发作。”
“昨夜,更是让我军损失惨重。”
“我军三战三败,颜面扫地,皆拜郑铮小儿所赐。”
“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将其大卸八块,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随着曹操话音落下,郭嘉站了出来,安抚曹操:
“主公莫要动怒。”
“如今,我军已经对上蔡完成合围。”
“虽然少了几万兵马,但也无需多虑。”
“毕竟,我军的兵力,依旧是汉军的十倍有余。”
“那郑铮在上蔡城中依旧是插翅难逃。”
“之前,我军不过是小败几场,并未伤及筋骨。”
“那不过,是我军通向成功的小挫折罢了,不足为虑。”
“我军只要斩杀了郑铮,那一切便都值得了。”
曹操闻言,心情好了不少。
郭嘉没有说错,只要除掉郑铮这个心腹大患,之前损失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上蔡西侧的城墙上,郑铮站在那里,眺望着曹军大营。
此刻,面对十多万的曹军围城,除了死守待援,他想不到其他办法了。
哪怕他开了【急智】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在【急智】的十点智谋加成下,郑铮对守城的布置更加合理了。
他甚至做好了曹军挖地道来攻城的准备。
这时,郑铮沉声对他身旁的赵云和张飞二人说道:
“接下来,我军需要死守上蔡,等待救援。”
“但是,援军并非朝发夕至。”
“而且,那曹军定然也是在援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拦截。”
“所以,我等何时能得到救援,尚未可知。”
“我军要做好在这里打上一年半载的准备。”
说着,郑铮观察了一下赵云等人严肃的神情,随后下达了一条让他们都没想到的命令:
“今天抓到的俘虏,愿意投降守城的就吸纳下来。”
“不愿意投降的,就给我统统杀了……”
赵云听闻,眉头紧皱, 提醒道:
“兄长,杀俘不祥啊。”
郑铮语重心长的回应道:
“眼下情况危急,我没有那么多粮食给那些俘虏吃。”
“那些人若是因为饿肚子而闹起来,那我等可真就危在旦夕了。”
“我也知道杀俘不祥。”
“但杀了我们可能会活着,不杀俘我等必死无疑。”
赵云听闻,不再有异议,随后便听从郑铮的命令,前去行事。
等到赵云离开,郑铮找来军需官,并在其耳边吩咐了一番。
那军需官越听,脸色变得越震惊。
好在,那军需官是当年在汉中从军的,见过郑铮在汉中展露的神迹,属于郑铮的狂热粉。
虽然对郑铮交待的事情感到震惊,但还是面色严肃的领命离开。
当天夜里,汉军军士将不愿意投降的曹军俘虏统统斩杀。
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曹军尸体,被军需官派人运到西门。
同时,军需官带着火头军连夜准备做两份肉汤,一份用的是宰杀不久的马肉,另一份用的是从别处搜罗来的不新鲜的臭肉。
与此同时,郑铮书写了两封书信,一封发往长安,一封发往洛阳。
那书信上写着同样的内容:
时机已至,可以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