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只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一个身材精瘦、面容恭顺的下人便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进门,他便单膝跪地,低头说道:“王爷,小的来了,不知您有何吩咐?”
朱棣微微皱起眉头,目光急切地问道:“王妃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下人连忙回答道:“回王爷,王妃那边暂时还未有任何消息传来!”
听到这个答案,朱棣不禁重重地叹息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缓缓说道:“哎……罢了,你且先出去吧!”
下人应了一声:“是,小人告退!”说完,他刚要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朱棣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开口叫道:“等等!”
那下人闻声立刻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再次躬身问道:“王爷,您还有什么吩咐?”
朱棣一边用手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一边略显无奈地说道:“去给孤再准备几件厚衣服过来,这几日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着凉了!”
下人听后忙不迭地点头应道:“小人明白了!”说罢,便匆匆退了出去。
待下人离开之后,他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天空中那一轮高悬的太阳,心中暗自嘀咕道:“王爷这到底是怎么了?这几日天气明明不算太冷啊,可王爷却已经接连加了两次衣服了!难道是身体出了什么状况不成?不行,我得赶紧把衣服准备好送过去才行。”想着想着,他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了许多。
庄子这里,气氛显得格外热烈。自朱英将内阁的整套制度详尽地向朱元璋讲述完毕之后,朱元璋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便如同春日暖阳一般始终未曾消散。只见他兴奋异常,双手不停地轻拍着朱英的肩膀,口中更是对朱英赞不绝口:“好啊,咱的乖孙儿真是聪慧过人呐!能想出如此精妙的法子来,真乃我大明之幸事啊!”
然而,随着朱元璋不断地夸赞和拍打,越来越痛的胳膊让,朱英渐渐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起初,他还强忍着疼痛,但到后来实在是无法忍受,终于忍不住抽回了被朱元璋紧紧按住的胳膊,并苦着脸对朱元璋说道:“爷爷呀,您可别再夸啦!再这样下去,我的胳膊都要被您拍成馒头啦!还有哇,您至于这么激动嘛?这内阁制度虽说不错,可与咱们家似乎也并无太大关联呀!”
听到朱英此言,朱元璋方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过于失态了。
他连忙收敛了一下激动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后,重新看向朱英,缓声道:“大孙啊,莫怪爷爷这般激动,实在是你这想法太过新奇且实用了。咱家的这份家业,日后若交予你来打理,定然是万无一失的。爷爷相信以你的才智,定能将咱家的生意治理得井井有条、繁荣昌盛!”
而一直在旁边静静聆听的朱允熥此时也已经站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