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想到,即使吕家目前没有明显的造反迹象,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们有造反野心的可能性。毕竟,人心难测,谁能保证吕家不会在某个时候突然发难呢?
然而,朱标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想法有些荒谬。吕家根本就不可能造反啊!且不说现在刚刚开国二十多年,国家还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单是那些开国的老臣们,尤其是那些淮西的武将们,他们每天都闲得发慌,到处寻找打仗的机会。如果听到有人造反,这帮人恐怕会高兴得不得了,哪里还会去镇压呢?
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或许真的是想多了。他决定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毕竟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吕家有造反的意图。
就在朱标准备放下心中的疑虑时,姜昇的话却突然在他耳边响起,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姜昇的提醒让朱标意识到,即使吕家没有造反的实力和机会,也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
突然,朱标的脑海中如闪电划过一般,闪过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犹如一道灵光,瞬间照亮了他之前未曾察觉的黑暗角落。
他的心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攥紧,陡然加速,仿佛要冲破胸腔的束缚。这个想法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思考可能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忽略了一些更为深层次的因素。
那就是储位!皇太孙!未来的太子!这个位置对于任何一个皇子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
朱标现在还并不知晓朱英的事情,在他的儿子们中,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朱允炆,另一个则是朱允熥。
朱允炆虽然在出生时只是庶长子,但随着吕氏被扶正,以及朱雄英的离世,他的身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一些人眼中,他如今已然成为了皇嫡长孙。
然而,朱允熥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他是朱标与常氏所生的儿子,是货真价实的嫡子。更重要的是,他的母亲常氏背后是整个淮西集团!
这意味着朱允熥在争夺储位的道路上,将会得到淮西集团的全力以赴的支持。这无疑给了他巨大的优势,使得除了他和朱允炆之外,其他任何人在未来都几乎没有机会染指储位。
朱标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绝非表面那么简单。吕家如此精心布局,难道真的是为了帮助朱允炆争夺储位吗?这实在是太冒险了。毕竟,朱允熥背后有着强大的淮西集团撑腰,一旦吕家的举动触怒了淮西集团,恐怕后果会不堪设想。
事实上,朱标在东宫对朱允熥有意无意的排斥,也与这件事息息相关。
他并不希望朱允熥卷入这场皇室的激烈争斗之中,一方面是出于对儿子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朱允熥的能力和胆识。
如果朱允熥能够在这样巨大的压力和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勇敢地站出来,那么毫无疑问,未来的皇位必定非他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