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刘师傅赤裸着上身,肌肉虬结的手臂挥舞着大锤,汗水顺着古铜色的皮肤滚落。
“刘师傅!”李光站在门口高声喊道。
刘师傅放下手中的活计,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哟,这不是李光小兄弟吗?!”
李光谦虚地笑了笑:“刘师傅,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帮个忙。”
他详细说明了自己的需求,特制的腌制瓦罐、更顺手的剥皮刀、分割斧,以及搭建简易灶台和风干架的技术指导。
刘师傅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小子,有想法!这些东西我都能给你做,而且我还能给你些建议。”
他放下工具,拿出一张粗糙的纸,开始在上面画图:“你看,腌制瓦罐可以做成这种形状,底部略宽,便于存放;剥皮刀要轻薄锋利,握把要舒适……”
李光看着刘师傅娴熟的设计,不禁暗自佩服。这位铁匠不仅手艺精湛,还懂得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改进工具。
“至于灶台,我建议你这样搭。”刘师傅继续详细解说,甚至提出了一些李光都没想到的实用建议。
临走前,刘师傅拍拍李光的肩膀:“小兄弟,你那腌蘑菇的手艺确实不错,我家那口子天天念叨呢!这批工具我给你赶制,三天后来取,保证让你满意!”
李光感激地点头:“多谢刘师傅,到时候我一定带些新腌的蘑菇来孝敬您!”
回到家,李光立刻开始筹备材料。他用前几天卖山货的收入,购买了木材、砖石和其他必需品,准备亲自动手搭建作坊。
第二天一早,李光就开始在院子里忙活。他按照刘师傅的指点,先在地上画出了作坊的轮廓,然后开始挖地基。
“光子,需要帮忙吗?”王老伯拄着拐杖走过来,看着满头大汗的李光。
李光抬起头,笑道:“王大伯,您歇着就好,这些粗活我一个人能行。”
王老伯却不肯走:“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指点一二还是可以的。你看这地基,得挖深一点,这样才稳当。”
在王老伯的指导下,李光的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不知不觉间,院子里聚集了几个好奇的邻居,他们看着李光忙碌的身影,纷纷议论起来。
“这小伙子真能干,一个人就搭作坊!”
“听说他那腌蘑菇现在镇上可抢手了,连县城的人都慕名而来呢!”
李光听着这些议论,心中暗自高兴,但手上的活计一刻也没停。
三天后,刘师傅亲自送来了订制的工具。那些瓦罐、刀具和斧头做工精良,远超李光的预期。
“刘师傅,这也太好了!”李光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些光滑的刀刃。
刘师傅哈哈大笑:“那是!我刘某人的手艺,镇上谁不知道?对了,我还给你加了几样东西,这个是特制的晾晒架,可以折叠,省地方。”
在刘师傅的帮助下,作坊很快初具规模。一个简易但实用的灶台,几排整齐的晾晒架,还有专门用于腌制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