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3章 逍遥散(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月色漫过百草堂的雕花窗棂,药柜里的逍遥散突然泛起微光。柴胡舒展青衫现形,剑眉星目间带着三分疏狂,腰间悬着的酒葫芦叮当作响。柜角白芍化作素衣女子,广袖轻扬时带起一阵甘酸之气。

\又在饮那穿肠烈酒。\白芍蹙眉,指尖凝起一缕太阴经气,\肝气宜条达,亦当柔润相济才是。\

柴胡仰头饮尽琼浆,琥珀色的酒液顺着喉结滑落:\当年仲景先生以我疏泄少阳,本将...\话音未落,药堂大门突然被撞开。一位面如金纸的书生踉跄而入,衣襟前襟沾着暗红血渍。

白术从药秤旁现形,土德之气在掌心流转:\面色萎黄,舌淡苔薄,此乃木郁乘土之象。\茯苓化成的童子踮脚搭脉,稚声却透着沧桑:\左关弦细如刀刃,右关虚浮似败絮,定是忧思伤脾、肝郁化火。\

柴胡长啸一声跃至堂前,剑气直冲书生期门穴。白芍急捻银针封住太冲,当归的血色披帛已缠住书生手腕:\将军且慢!此人呕血三日,阴血已亏,怎经得起这般刚猛?\

\《内经》有云'木郁达之'。\柴胡剑指书生肋下章门穴,青气如蛟龙入海,\然《金匮要略》亦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白术与茯苓对视颔首,各自将戊己土气注入足三里。当书生吐出最后一口瘀血时,月光恰好移过百草堂的铜漏——子时三刻,正是肝胆经气最盛之时。

三日后,绣娘阿蓉扶着门框喘息。她十指缠着渗血的布条,眼窝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昼间发热如焚,夜半又冷似冰。\白芍执起她枯槁的手腕,当归的披帛拂过三阴交穴:\脉细如丝却左寸浮数,这是劳心耗血,阴虚发热。\

柴胡抱剑冷笑:\肝气郁久化火,自当...\话音未落,白芍已将熟地引入方中。黑沉沉的药香漫开时,白术突然按住茯苓的手:\且看!地黄得归芍,恰似江河载舟;若佐柴胡薄荷,又如东风鼓帆。\

月圆之夜,药香化作实质的雾气在堂中流转。当阿蓉的指尖重新泛起血色时,熟地化作玄衣公子,将一枚黑玉似的药丸放在白芍掌心:\《景岳全书》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姑娘可愿与我共参此道?\

秋雨绵绵时,富商之女被八抬大轿送来。她绞着蜀锦帕子哭诉:\每月信期腹痛如绞,血色暗紫结块。\薄荷化作翠衫少女翩然而至,指尖绕着辛凉之气:\将军且看,这位小姐脉象弦涩,分明是气滞血瘀。\

香附突然从药斗中跃出,带着特有的陈郁之气:\《女科要旨》有载,女子以肝为先天。若得我疏通十二经气...\话音未落,柴胡的剑气已与他缠斗在一处。白芍急引当归布下四物汤阵,却见那小姐突然痛呼蜷缩,脐周竟现出蛛网状青纹。

\住手!\苍老的声音自梁上传来,身着葛衣的老道士飘然落地,\《黄帝内经》有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尔等岂可各自为战?\他执笔在处方笺上勾画:\柴胡六钱疏肝木,归芍各四钱养肝体,白术茯苓各三钱培脾土...\笔锋突然转向香附:\再加此物两钱,助将军破瘀通经。\

当小姐饮下汤药痛楚渐消时,药材们望着彼此愕然。柴胡的剑气缠绕着香附的辛散,当归的血色浸润着白术的土德,白芍的银针指引着薄荷的轻扬。月光透过云隙照在《阴阳应象大论》的竹简上,那句\阳化气,阴成形\突然泛起金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