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插曲而已,谢昭和师乐安都没放在心上。
他们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不会为了不值得的人浪费心神。
梅氏有能力通过杨骁等人的考核,他们会用梅氏。梅氏没能力,被淘汰下来,就算梅清宴在蓟县磕破脑袋,他们也不会再看一眼。
几日之后,商队的选拔结果就出来了,梅氏的名字赫然在列。
第一批盐引有一年期和三年期两种形式。梅清宴拿了王府年限最长的三年期盐引,奔赴匈奴卖盐去了。
“确实很聪明,也很会审时度势。知道大景如今的州府被原有的盐商占据了,直接去匈奴开拓市场,梅清宴在经营上面还是有头脑的。”谢昭如此评价道。
杨骁也觉得梅清宴是个人才:“我观察了几日,将来蓟县的盐商们每一家都调查了一番 。梅氏商号最初并不出众,可是梅清宴一步一叩负荆请罪后,不止是扬州府的盐商对他马首是瞻,就连其他州府的盐商见到他也格外恭敬。”
“后来售卖盐引时,那些大盐商都不敢冒险。梅清宴第一个站出来接了三年期的盐引,签了去匈奴的通行的文书,我安排的杨氏族人都没派上用场。”
谢昭微微颔首,吩咐道:“梅氏愿意出匈奴,你多关照他们一些。”
愿意去匈奴开拓市场的商队不多,对于先驱,谢昭会给予额外的优待。
身为皇子,他知晓战争不止是刀兵相见,把控对方的经济命脉,有时候会比亮出刀剑还要快捷有效。
杨骁接令退下后,谢昭收拾了案桌,快步向着后院的方向走去。
刚到后院,他便听见了师乐安的笑声:“好啦,别喂了,撑死了它当心王爷找你们麻烦。”
婢女们清脆的笑声传来:“不会的,王爷王妃最好了。而且今早没喂蟹将军,不会撑死的。”
蟹将军只有拇指盖那么大,谢昭弄翻了装蟹的小桶后,它悄无声息爬到了谢昭的发冠上,直到晚上谢昭解下发冠时才发现它。
这只独特的小螃蟹被师乐安留了下来,养在了圆形的玻璃瓶中。
瓶中打造了小假山和小凉亭,师乐安还寻了几株漂亮的水草种下,隔着玻璃瓶看去,小螃蟹徜徉在亭台假山间,看起来格外惬意。
看见谢昭进门,小婢女们立刻笑吟吟地退下了。师乐安丢下逗弄螃蟹的小竹签,笑道:“今日的朝会散得好早。”
谢昭温声道:“今日无大事,杨骁将入选盐商的名单交了上来,我批了一下就结束了。收拾妥当了吗?我们可以出发了。”
师乐安应了一声:“好~”
只要有时间,谢昭都会去庄子上探望温老太君他们,再抱抱姝儿。
一般这个时候,部曲们会很有眼力见识地不去打扰他,但是今日,一份加急的消息送到了马车中。
谢昭看完消息将纸条捏在了手中,偏过头看向了车窗外,眼底的光微微颤动,似乎有些迷茫:“乐安,父皇立了诏书册封了太子。”
谢昭轻得像是低语的声音随着车轮的滚动声传入师乐安耳中, 师乐安愣了一下:“这么快?不是说要等匈奴和谈之后会册立太子吗?怎么和谈还没结束,就已经写下诏书了?”
比起恒帝写诏书的速度,师乐安更加关心结果:“圣上选了谁做太子?”
是表面宽仁温厚内里城府颇深的谢昀,还是行事不拘一格的谢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