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是一件极其耗费时间的事,哪怕双方都拟定了章程,匈奴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等尘埃落定时,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下旬。
最终消息传到幽州时,师乐安和谢昭正在去往营房的路上。
谢昭将手中的消息递给了师乐安:“乐安看看。”
师乐安其实已经知晓了部分和谈结果,当她看到匈奴让出的城池数量时,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声:“匈奴这次大手笔啊。”
在大景和匈奴数十年的博弈中,边陲的城市总是不断易主。原以为匈奴让出五座城已经是极限,没想到谈到最后,他们让出了八座。
“凉州五城,并州三城,诚意很足了。”师乐安合上纸条,笑道:“没想到老卢那一战能打回八座城,他知道了得把脖子仰到天上去。”
谢昭倒是有不同的想法:“我觉得,他大概会骂一阵。什么‘啊?老子辛辛苦苦打一仗,竟然一座城都没捞着?’什么‘他娘的凉州军和并州军两群怂蛋,还是得看我幽州军的。’”
不得不说,谢昭他们太了解卢肃了,就连卢肃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二人都能精准地猜出来。
笑了一阵后,师乐安道:“没事,他也就牢骚几句,等他看到后面马车上的新武器,说的话又不同了。”
就在他们说话时,前方官道上尘土飞扬,小圆的声音传来:“啊,姑娘,王爷,老卢带人来接我们了。”
一见面,卢肃便粗着嗓子得意地仰着脖子炫耀上了:“凉州军和并州军两群怂蛋,戍边二十多年,都不如我们幽州军干一场,哈哈哈哈~”
谢昭和师乐安二人捂着肚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看看,被我们说中了吧。”
卢肃关心的是另一件事:“听说王爷王妃给我们送好东西来了,快拿出来让我们长长见识。”
每一次王府送东西来都能给将领们带来别样的冲击,从最初的马鞍马镫,到后来护目镜探照镜,到后来捕鼠的狸奴和牛马用的盐砖……每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如今只要听说王爷王妃又送东西来了,将领们都会放下手中的事务出营迎接。
谢昭笑道:“别着急,等到了营房再看。”
师乐安补充道:“对,现在拆开,一会儿就塞不回去了。”
卢肃瞅着后方连绵的数十辆马车,看着马车上装得整整齐齐的木匣子,有些纳闷:“装不回去?怎么会装不回去呢?这不是很好装吗?”
饶是满心疑问,卢肃和铁骑的部将们还是压住了好奇心,强忍着撑到了营房中。车队还没停稳,一群人就簇拥到了马车边,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车上装着的东西。
“我猜是更好用的护目镜,或者是探照镜和望远镜。”
“这些算什么新鲜玩意?要我说,肯定是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
“嘿,我就不说,我就等着开箱子看。”
众将七嘴八舌议论着,齐心协力将马车上的物件往下搬。木箱子放在地上时受到震动,内里的物件相撞,发出了铁器独有的碰撞声。
将军们欢呼起来:“是武器,这动静一定是武器!”
卢肃一刀劈开箱子上的束绳一把掀开了箱子上的盖子,只见一堆明黄色的麦秸映入眼帘,麦秸中有什么正折射着寒芒。
随手在麦秸中摸了一把,卢肃摸出了一柄三尺长的刀。这刀从制式上看,同先前的刀一模一样,只是颜色与先前截然不同。
先前的刀具呈现白色,而卢肃手中的这柄长刀呈现青黑色。刀刃上的锻刀纹非常整齐,刀锋更是锐利得让人不敢触碰。
卢肃举起刀,曲起手指轻轻敲了敲刀刃,刀刃受到击打发出了金属独有的嗡鸣声。卢将军双眼猛地亮了:“好刀!卫琅,出刀。”
卫琅已经被卢肃提拔为随身参将,听到卢肃的命令,他从腰间抽出了长刀。两个同样孔武有力之人同时挥刀,刀刃相撞时击打出了灿烂的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