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时予担心江时眠太在意网上的言论,特意把一些两极分化但没有很刺耳的评论找出来给她看,并开导她。
“你看,网络上的风向就是这样,网民的情绪很容易煽动。因为隔着网线,大家说话都会更激切,不用讲究所谓的‘情面’。那些不敢在生活中发泄的人,就会选择在网上挑刺发泄情绪。”
江时眠静静听着,感受着江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不是因为江时眠这个身份,而是因为这些年来的相处,他们把自己当妹妹。
“不是说我们就该忍受别人拿我们发泄情绪,而是没必要跟他们争论什么。他在网络上骂赢了别人又怎么样呢?他的问题不会得到解决,反而要继续在生活中唯唯诺诺。” 江时予放下平板,看着江时眠笑了笑,“这样想想,是不是觉得在意他们挺没意思的?”
江时眠也忍不住笑了,“本来也没在意他们,网上骂得再起劲儿,见了面还敢骂我一句我敬他是条汉子。”
“这样的心态很好,”江时予拍了拍江时眠的头,“不为无关的人动气,这是一个成熟的人的优秀品质之一。虽然爸妈都说希望你永远像个小孩一样无忧无虑,但是二哥比较现实。人处在这个社会就免不了会接触大人的社交守则。像个小孩一样是无法接受真实世界的,那样你就立不起自己的事业,二哥希望你优秀、强大,做个成熟而坚韧的大人。”
江时予很少这样跟弟弟妹妹们推心置腹,但是看着网上对江时眠各种各样的揣测亦或是同情,江时予担心江时眠会被外界的议论影响。
在他的眼里,江时眠只是一个17岁没有踏出象牙塔的孩子,却过早地接触了成年人的社交准则,与认知不符的现实很有可能冲击到她还未完全建构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很有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人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抱有莫名其妙的恶意,为什么网络上捕风捉影的事情会被盖章成事实,为什么别人的苦难会变成一些人取乐的谈资。
尤其是对于有江时眠相同遭遇的小孩来说,外界对他们的关注,无论是恶意还是过多的善意,都会变成外界施加的压力。
当压力堆积到他们承受能力的上限时,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像抽掉了承重柱的建筑一样,轰然倒塌。
江时予自认对江时眠还是比较了解的,江时眠不会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但她也不该被心怀恶意的人揣测。
江时眠或许看见了网上有一部分人在好奇所谓的“不好的照片”,那些评论夹杂着下流的恶意,把江时眠贬低成烂俗的人,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男人自尊。
世界上不会少了这样的人,但江时眠不该被这些人淫邪的目光打扰。
江时予希望江时眠不要去在意那样的垃圾评论,虽然堵不住别人的思想,但至少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任何遭遇那样的事情的人都没有错,错的是施暴者,是幸灾乐祸者,是同流合污者,是落井下石者,但绝对不会是受害者。
那些好奇江时眠被拍下了怎样的照片的人,甚至重金求购这份照片的人,都是霸凌者的帮凶。
受害者不需要感谢伤害过他们的人,没有感谢加害者的道理,因为他们能走出伤痛不是靠加害者施加痛苦,而是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和相信未来追求自由的决心。
落在身上的疤痕和落在心里的脓疮都不会帮助人的成长,甚至会在漫长的恢复时间里一次又一次冲击他们想要逃离痛苦的决心。
受害者无罪,加害者无恩。前者无需自责,后者不配被感谢。
江时眠被霸凌的事爆出来的第二天,江和月才看到了网上的消息,给江时眠打了个电话。
“我才看见网上的事,你真能藏啊,什么都不告诉我!”江和月凑得离摄像头很近,摄像头都装不下她的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