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会结束。
泰山百姓疯了一般,将书店内的拼音手册哄抢一空。
郑玄没办法,只能传令蔡邕十二时辰不停,持续刊印,保证足够的供应量。
可饶是如此,依旧用了足足五天的时间,方才没有再出现哄抢的现象。
由于小册子只有巴掌大小,因此非常容易携带,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有在学习拼音之法的百姓,这其中当以商贾最是积极。
与之配套学习用的带拼音的《三字经》《千字文》,更是一经刊印,立刻抢购一空,快到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郑玄又安排相关老师,在不影响泰山书院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了夜校,专门为后续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百姓提供帮助。
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之下,泰山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极其高涨,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营造出了普通话的学习潮!
更有甚者,已经在用普通话与人沟通交流,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别扭,但不论官府要员,还是学生老师,全都在说普通话,逐渐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适应这个语言环境。
某日。
议政殿中。
王昊在处理完政务后,又邀请了郑玄来做客。
这一次,他要趁热打铁,希望可以推出新的东西,帮助学子的学习。
他们二人之间,目前也是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
郑玄欠身拱手道:“不知云逸找老朽前来,可有何事情?”
王昊倒也没有遮掩,轻声道:“不瞒郑师,这段时间,我在城中闲逛,发现咱们泰山普通话的氛围越来越浓,这是好事情。”
“可是......”
王昊眉峰一拧,神转折道:“不论是《三字经》也好,还是《千字文》也罢,它能提供的带拼音的字实在是太少了,能满足得了启蒙,但满足不了日常使用。”
郑玄嗯的一声点点头:“云逸所言极是,以前还不觉得有问题,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的确发现,可拼读的字有些少。”
“一些百姓甚至按照他们的家乡话,来随意套用拼音,使得一个字,出现了多种读音,目前尚在泰山施行,咱们还能控制,可一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怕是就难以控制了。”
“正是如此!”
王昊郑重的点了点头:“昊正是因此,方才找郑师前来商议,咱们何不编纂一套字典,收集天下常用的字,为其注音,满足百姓的日常需求。”
“字典?”
郑玄饶有兴致地道:“别说,还真是一个好办法,咱们印刷厂的活字,便已经足够使用,直接在活字上雕刻拼音即可,速度将会很快!”
“咱们俩想到一块了。”
王昊大喜,活字印刷术便是收集了天下常用字,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它几乎已经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有了活字印刷术的基础,那么编纂标注拼音的字典,便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
只不过......
王昊的想法远不止如此:“郑师,给常用字加注拼音,只是我计划的第一部分,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