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刘备也悄悄松了口气。
至于益州的战事,刘备倒不是很担心。
只要郑铮安然无恙,益州定然是唾手可得。
就在刘备为郑铮的安危担心之时,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来。
刘备闻声看去,只见一名尚书台的文吏,拿着一捆竹简走了进来。
那文吏见到刘备在,直接来到刘备的面前,将竹简端着递给刘备:
“太尉,益州急信。”
刘备听闻是益州传来的消息,赶忙起身将竹简夺了过来。
随后,赶忙拆开竹简,认真看起上面的内容来。
司马朗和法正二人,听说竹简上是益州的消息,便紧张起来。
他们二人都知道,郑铮在为刘备势力做发展规划之时,益州可是重中之重。
二人紧盯着刘备,见其看着竹简喜上眉梢,嘴里不停的说着:
“好!好!”
二人的心中不由的松了口气。
二人同时在心里推测:
看来,益州的进展还算顺利。
但片刻之后,二人又见刘备面色愁苦,心中不由一紧。
同时,心中暗想:
难道是出了什么岔子?
但有尚书令在,应该不至于吧……
二人继续盯着刘备,希望能在他脸上再看到喜色。
但刘备一脸愁苦的看到了最后,并将竹简合了起来。
见状,司马朗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主公,可是益州进展不顺。”
刘备闻言,赶忙摇了摇头,随后面带笑容,语气欣慰的说道:
“益州有立明(郑铮的表字)在,又怎会进展不顺。”
“如今刘璋已经投降,益州已经回归大汉了。”
司马朗和法正二人闻言,顿时心中大喜,对着刘备拱手祝贺道: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随后,司马朗对刘备说道:
“主公,益州得还乃是大汉之喜,天下之幸。”
“理应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晓主公的丰功伟绩。”
法正也附和道:
“此事,确实要让天下人都知晓,以壮大汉声威。”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理应如此,此事就交给你们二人去办。”
法正和司马朗赶忙回应:
“诺!”
只是二人再抬头,就见刘备脸上原本的喜悦之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依旧是那愁苦的表情。
二人的心中不由的暗自嘀咕起来:
这都打了胜仗,收服一州之地,不应该是高兴的事情么?
怎么还愁苦起来了。
就在二人不解之时,刘备叹了口气,对他们说道:
“哎!”
“军师建议,让云长坐镇成都,统御益州。”
司马朗和法正闻言,心中甚是不解。
关将军,无论是地位和能力,都足够坐镇一方了。
军师的提议没有问题啊?
主公为何要叹气呢?
就在二人不解之时,刘备的眉头微皱,感叹道:
“云长的能力,我自是知晓。”
“由他来坐镇益州,也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山高路远,我们兄弟二人,也不知多久才能再见。”